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我国三种松鼠的染色体组型与演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报道了我国南部三种(四亚种)松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组型。其中,赤腹松鼠的两个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castaneoventris和C.e.michianus)具有非常相似的核型、它们的2n=40,FN=72,其中包括7对中着丝点染色体,8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两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两对端着丝点染色体。有一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休(N0.18)的短臂上带有随体。X染色体是较大型的中着丝点染色体,Y是甚小的亚端着丝点染色体。这两个地理亚种核型的差异仅仅是某些染色体(如N0.3.4.5.10.11.X和Y)的臂比指数和相对长度的变化。 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 flavior)的2n=40,FN=70,19对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点、8对亚中着丝点和3对端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其中,第18染色体是一对在紧靠着丝点下方带有明显次缢痕但无随体的端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是较大型的中着丝点染色体,Y是中型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 侧纹岩松鼠(Sciurotamias forresti)的2n=38,FN=72,18对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点、9对亚中着丝点和1对在短臂上带有随体的亚端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都是中着丝点染色体,其中X是较大型的,Y是最小的。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们分析和比较了东洋区树松鼠族(Callosciurini)4属松鼠的核型及其演化。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