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岩石学报  2010 

玛曲格尔珂金矿田旋涡状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Keywords: 旋涡状构造,旋钮构造,弧形构造,控矿作用,大水,青藏高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玛曲格尔珂金矿田位于青藏高原北东部,主要包括大水、格尔托和贡北三个金矿床,成矿作用受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的控制。本项研究识别出区内存在的旋涡状构造,它与金矿田的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二者的规模与分布范围吻合,直径达4500m左右。中心部大理岩化白云岩和深部可能存在的隐伏岩体,构成旋涡状构造的砥柱。旋涡状构造包括6个放射状弧形旋回层,其中南部4个旋回层的的旋扭面(弧形断裂)凸向W-NW,属于张性结构面;北部2个旋回层的旋扭面凸向NE,为压性断裂,从而可认为旋涡状构造是由2个性质不同的旋扭构造所构成。在ETM遥感影像图和地形图上,旋涡状构造清晰可见,地势较高,桔黄色旋回层正地形与深蓝色负地形带相间,砥柱区高峰4000m,相对高差500m。旋回层内的石英闪长岩脉产状与旋扭面一致。贡北、大水和格尔珂金矿床分别位于旋涡状构造编号为1,4和6的NW向旋回层、NE向旋回层和SE向旋回层,这3个旋回层宽度较大,平面上构成了旋涡构造的主体。旋涡状构造的张性结构面成为容矿构造,所以,具张性旋扭特征的南部旋回层,其旋扭面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而具压性特点的北部旋回层,容矿构造与旋扭面相交。依据旋涡状构造的控矿特性,预测区内其它旋回层的扩容区或张性结构面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