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洱海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与补给转化规律研究
Research on Stable Isotopes,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charge and Transformation Laws of Groundwater in the Erhai Lake Basin
%A 刘佳丽
%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 269-283
%@ 2160-7559
%D 2025
%I Hans Publishing
%R 10.12677/sd.2025.154111
%X 洱海流域处于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江分水岭地带,地下水补给转化规律复杂。探究洱海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与补给转化规律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3年8月在洱海流域选取海西盆地、邓川盆地、洱源盆地、江尾–喜洲盆地、凤羽盆地和牛街–三营街盆地这六个典型的地下水系统进行采样,共采集58组地下水样品的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数据,以及57组地表水和33组降水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离子比值端元图方法研究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转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洱海流域主要离子TDS和EC的统计特征呈现:井水 > 泉水,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TDS呈现:牛街–三营街盆地 > 邓川盆地 > 江尾–喜洲盆地 > 洱源盆地 > 海西盆地 > 凤羽盆地,阴离子
和阳离子中
占主要优势,表明流域地下水总体流向为周边汇入洱海且流经路径上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岩矿物普遍存在。②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
型为主,而泉水中
的平均浓度较井水相对较高,水中
型占比显著增加,表明泉水受碳酸岩石风化作用更强。此外,除凤羽盆地地下水以
型为主,其余五个地下水系统均以
型为主,占比大都在65%以上。③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控制,其中井水受蒸发浓缩作用更显著;各地下水系统中,海西盆地地下水系统中水样TDS总体较低,地下水总体位于碳酸盐类、硅酸盐类及蒸发盐类中心。泉水受硅酸盐岩矿物及碳酸盐类矿物的风化溶解影响显著,井水受蒸发盐类矿物的风化溶解影响显著。④ 研究区地下水样品大部分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