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珠江河口不同类型湿地底栖肉足虫群落的初步研究 %A 叶欣 %A 徐润林 %J - %D 2017 %X 河口湿地是陆-海交汇区域的重要生境类型。在我国河口湿地研究中,人们长期以来主要针对的是大型动植物,而对微-小型真核生物的研究较少。为了积累和丰富河口湿地生态学研究,进而为湿地环境的生物监测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采自珠江口淇澳岛3种类型湿地(狐尾藻湿地、芦苇湿地和秋茄湿地)的底泥,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对底栖肉足虫群落进行了分类研究,采用“3级10倍”法对肉足虫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按国家标准分析了底泥样品的理化指标;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了底栖肉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底栖肉足虫丰度及其与底泥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全部样品中,共检到4纲、6目、54属肉足虫68种;变形目、表壳目和太阳虫目种类占全部种类的绝大部分(87.4%);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别显示,淇澳岛不同类型湿地底栖肉足虫的营养类型复杂,以B-食细菌与碎屑者的比例最高(占总数量的42.62%);底栖肉足虫的丰度为9.16×103~230.30×103个/g,平均丰度的最高值出现在秋茄湿地(70.63×103个/g);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0.083~0.639,平均值以狐尾藻湿地最高;各类型湿地底栖肉足虫群落平均丰度间及不同季节间底栖肉足虫群落丰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湿地中底栖肉足虫丰度与底泥理化指标间亦无显著相关。综合底栖肉足虫群落的信息得出淇澳岛湿地底栖肉足虫群落组成分布更符合Foissner的“生物地理模型(Biogeography model)” %K 底栖原生动物 肉足虫 湿地类型 珠江口 %U http://sstxzz.ihe.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0608012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