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U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梅花鹿鹿茸中的核苷类成分 %A 孙印石 %A 王燕华 %A 王玉方 %A 陈丽雪 %A 陈宝 %J - %D 2018 %R 10.7501/j.issn.0253-2670.2018.04.014 %X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梅花鹿鹿茸(花鹿茸)中胞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腺苷、2'-脱氧鸟苷、β-胸苷13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花鹿茸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差异。方法 水超声辅助提取花鹿茸样品中的核苷类成分,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乙腈(A)-0.006%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3 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3种成分基本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排血茸和带血茸的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核苷类成分的总量分别是4.47、3.95、2.68 g/kg和4.14、3.44、2.51 g/kg,煮炸茸和冻干茸3个部位核苷类成分的量分别为4.60、2.95、2.74 g/kg和5.06、4.24、2.31 g/kg。结论 就核苷类成分总量而言,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高于带血茸,冻干茸蜡片、粉片部位高于煮炸茸,纱片部位低于煮炸茸 %K 核苷 核酸碱基 胞嘧啶 尿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苷 胸腺嘧啶 肌苷 鸟苷 腺苷 2'-脱氧鸟苷 β-胸苷 梅花鹿 鹿茸 排血茸 带血茸 煮炸茸 冻干茸 蜡片 粉片 纱片 UPLC 分布差异 %U http://www.tiprpress.com/zc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4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