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土丘陵区榆林南部退耕还林 (草) 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J - %D 2016 %R 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4.015 %X 摘要: 以地处黄土丘陵区的陕西榆林南部6县 (米脂、绥德、佳县、吴堡、清涧和子洲) 为例,对自1999年退耕还林 (草) 工程实施10年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南部6县的固土保肥、固碳制氧和涵养水源效益是工程实施取得的主体生态效益,占总效益的99%;榆林南部6县工程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程度分别为505%、930%、42%、470%、50%和360%,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1、21、11、20、03、32人/hm2,农户对工程实施均持基本满意态度。构建了由固土保肥、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工程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程度、工程实施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第一产业占县域GDP比例、农户对工程实施的满意度和耕地压力指数8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退耕还林 (草) 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综合效益为子洲 >米脂 > 吴堡 > 清涧 > 绥德 > 佳县 %K 黄土丘陵区 %K 退耕还林 (草) 工程 %K 综合效益 %K 指标体系 %K 评价方法 %U http://xnldxb_ns.swfu.edu.cn:80/article/doi/10.11929/j.issn.2095-1914.2016.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