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施加脱硫石膏对紫色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A 向秋洁 %A 尚二凤 %A 木志坚 %A 罗伯林 %A 胡翔宇 %J - %D 2018 %R 10.13254/j.jare.2018.0044 %X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加不同用量(2、4、8、16 t·hm-2)的脱硫石膏对紫色水稻土重金属(Cd、Pb、Zn、Cu)全量、形态分布和水稻重金属吸收及分配的影响,为脱硫石膏农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加脱硫石膏后,土壤Pb全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4.00%~68.77%(P<0.05),脱硫石膏用量低于4 t·hm-2时土壤Cd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超过该用量时Cd全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6.28%~19.94%,而土壤Zn、Cu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土壤重金属全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同时施加脱硫石膏后,土壤中Cd可交换态占比降低,残渣态占比增高,并促进Pb的可交换态向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转化,Zn铁锰氧化态占比增高,对Cu的赋存形态无明显影响;脱硫石膏处理组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水稻根、茎叶及籽粒对Cd、Pb的富集系数下降,且籽粒中Cd、Pb、Zn、Cu含量均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水稻各部分对Cd、Pb的积累与其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均呈正相关,其中籽粒Cd含量与可交换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脱硫石膏2~16 t·hm-2用量范围内,稻田土壤Cd、Pb全量有所增加,Zn、Cu全量无变化,Cd、Pb赋存形态向稳定态转化,水稻各部分Cd、Pb、Zn、Cu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脱硫石膏可在水稻田安全利用 %K 脱硫石膏 %K 紫色土 %K 重金属 %K 形态 %K 水稻 %K 富集系数 %U http://www.aed.org.cn/nyzyyhj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5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