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秦岭甘峪河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评析 %A 张建禄 %A 王开锋 %A 苟妮娜 %A 边 坤 %A 马建林 %J - %D 2019 %X 为了解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评析保护区成立5年来的保护效果;在保护区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定1个样点,共计10个样点,采取电捕法分别于2011年5月和2016年8月在各样点进行采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指数(D')分析鱼类多样性,采用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研究鱼类物种优势度。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组成单一,仅2目3科3种鱼类。鲤科、鲑科和鳅科鱼类各1种,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为主要种,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为一般种,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为少见种。2次调查中,拉氏鱥分别占73.76%和71.73%,秦岭细鳞鲑分别占21.63%和26.18%,岷县高原鳅仅占4.61%和2.09%。较低的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出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简单、脆弱,极易受外界干扰。2次调查共捕获161尾秦岭细鳞鲑,均重(16.6 ± 17.1)g,最大个体重仅81.5 g。2016年采集标本的最大个体重和均重均小于2011年。保护区成立5年后,重点保护鱼类秦岭细鳞鲑占比增加,鱼类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反映出保护区对该鱼种的保护效果显著。保护区内秦岭细鳞鲑个体呈小型化明显,岷县高原鳅的资源量有下降趋势 %K 甘峪河 鱼类资源 秦岭细鳞鲑 保护评析 %U http://sstxzz.ihe.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405008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