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山一号冰川表面冰尘和底部沉积层中可培养酵母菌系统发育类群的分布及生态生理特征 %A 倪永清 %A 张瑞蕊 %A 李宁宁 %A 薛梅 %A 靳亚梅 %A 魏小晶 %J - %D 2019 %R 10.13343/j.cnki.wsxb.20180159 %X [目的]揭示乌鲁木齐河源天山1号冰川表面冰尘(CS)和底部沉积层(DS)可培养酵母菌系统发育类群及其结构组成差异,分析低温酵母菌代表菌株之间的生态、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利用4种培养基分离天山1号冰川可培养酵母菌,采用ITS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对分离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耐盐性和产酶等生态、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冰尘和底部沉积层中共分离出152株酵母菌菌株,通过ITS rRNA基因序列的NCBI比对和Rep-PCR指纹分型,结果表明酵母菌类群包括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Ascomycota),分属于14个属26种,其中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Pucciniomycotina)88株、伞菌亚门(Agariomycotina)24株,子囊菌门40株,冰川广布酵母菌Vishniacozyma victoriae为优势菌株(占比21.84%)。17种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种为10℃、6种为20℃。25株代表酵母菌株产酶分析显示,产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菌株分别为11株、11株、5株,6株3种酶都不产。[结论]天山1号冰川冰尘及底部沉积层可培养低温酵母系统发育类群结构存在差异,产低温酶活性高、稳定性好,为今后冰川低温酵母菌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K 天山冰川 冰尘 底部沉积层 可培养酵母 多样性 产酶活性 %U http://journals.im.ac.cn/ACTAMICRO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2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