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研究 %A 刘海泉 %A 柴旭锋 %A 檀玲 %A 潘迎捷 %A 董旭日 %A 赵勇 %A 齐家伟 %J - %D 2018 %R 10.13343/j.cnki.wsxb.20170629 %X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VC)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方法]在4、8、12、24、36、48、60、72 h测定单独条件下VP、VC及其混合后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胞外多糖、胞外蛋白,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结果]虽然形成的混合生物被膜量介于VC和VP之间,但混合生物被膜在形成过程中,成熟期后生物被膜量的变化较小,对环境的抗性增强。混合生物被膜中拥有更多的活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变化体现出其可能在对抵御不适应环境中起重要作用,通过FISH可观察到不同时期生物被膜的变化过程。[结论]VC与VP共同形成生物被膜的过程中,混合生物被膜总量虽然减少,但混合生物被膜中拥有更多的活菌,这可能引起更大的危害。研究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被膜的变化,可为有害生物被膜的控制提供基础 %K 副溶血性弧菌 霍乱弧菌 混合生物被膜 荧光原位杂交 %U http://journals.im.ac.cn/ACTAMICRO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10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