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提高天冬氨酸β-脱羧酶在酸性环境中催化活力的分子改造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D 2018 %R 10.19675/j.cnki.1006-687x.2018.01022 %X 克隆了德阿昆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acunhae)来源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基因(Asd),实现其在Escherichia coli 中的异源表达,但该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低,不利于工业生产. 为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提高该酶在酸性环境中的活力,选择底物通道区域内的5个氨基酸残基作为突变位点,构建6个突变体,随后分析突变体的酶学特性. 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Asd,大多数突变体的比酶活显著下降,只有突变体N34D比酶活(71.67 U/mg)比野生型(65.95 U/mg)略高;另外,突变体N34D在3.5 < pH < 5.5酸性环境中的酶活力与野生型Asd相比均得到了提高,其中pH 5.0条件下突变体N34D相对酶活达到82%,而野生型Asd相对酶活只有50%左右;而在pH 5.5-8.5范围内突变体N34D的酶活力与野生型相当. 最后将突变体N34D应用于催化合成L-丙氨酸,在最适催化条件(pH 5.5)下,突变体N34D催化合成L-丙氨酸的产量是野生型Asd的1.5倍. 本研究通过对德阿昆哈假单胞菌来源的N34位点进行突变,成功提高了天冬氨酸β-脱羧酶在酸性环境中的酶活力,并提高了其合成L-丙氨酸的能力,这对酶法生产L-丙氨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4 表4 参24 %K 德阿昆哈假单胞菌 %K L-天冬氨酸β-脱羧酶 %K 酶学性质 %K 底物通道 %K 定点突变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8.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