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制备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菌蜕的三种方法比较 %A 付立霞 %A 吴小卡 %A 左佳坤 %A 米荣升 %A 胡世君 %A 胡剑刚 %A 董洪亮 %A 陆珂 %A 陈兆国 %A 韩先干 %A 黄燕 %J 生物工程学报 %D 2017 %R 10.13345/j.cjb.170089 %X 菌蜕 (Bacterial ghosts) 是一种只含有细菌内、外膜结构的细菌空壳,可作为新型疫苗和传递载体。本研究通过3种方式制备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Avian pathogenicity Escherichia coli,APEC) 分离株DE17的菌蜕,评价不同的菌蜕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构建的溶菌质粒pBV220-E制备DE17菌蜕,对DE17菌株裂解率可达99.9%,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在DE17两端或中部形成可见的跨膜孔道,呈现典型的菌蜕结构。利用合成的细胞穿透肽MAP (KLALKLALKALKAALKLA) 作用于DE17制备菌蜕,结果表明,10 μmol/L的MAP可实现对OD600=0.1的DE17完全灭活,扫描电镜虽未看到明显的跨膜孔道,但细菌的膜结构呈现沟壑状,而构建的可表达MAP的溶菌质粒pBV220-MAP并不能实现对DE17的裂解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APEC菌蜕的制备方式,为进一步研究菌蜕疫苗和提高菌蜕疫苗的生物安全性提供参考 %K 裂解基因E %K 菌蜕 %K 细胞穿透肽 %K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U http://journals.im.ac.cn/cj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gc171220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