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树轮记录的青海过去300年5-6月平均最高气温时空变化 %A 喻树龙 %A 尚华明 %A 张同文 %A 张瑞波 %A 范子昂 %A 袁玉江 %A 陈峰 %J 生态学报 %D 2016 %R 10.5846/stxb201506241285 %X 利用位于青海不同地理单元的新建立的12个树轮年表和青海3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采用REOF方法,分析了青海地区气温场和树轮宽度场特征;重建了青海过去300年5-6月平均最高气温。分析表明,青海气温场和树轮宽度场第一特征向量相关系数为-0.465(P < 0.01),两场的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同步变化,气温场和树轮宽度场第一特征向量高值中心位于青海北部的祁连山区和柴达木盆地,而低值中心位于青南高原西南部和东南部;过去300年青海气温大致可分为5冷5暖的变化阶段,存在5个明显的持续增温时段和4个持续降温时段,增温缓慢,降温迅速。最冷的时段为1830s-1840s年代,最长的偏冷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暖的时段都发生在1930s-1950s年代,最长的偏暖期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海5-6月平均最高气温持续上升,尤其是80年代到现在,青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呈现急剧持续上升;过去300年青海地区5-6月平均最高气温具有2.1、3.1、8.5、25.5a和68.0a的变化准周期;青海5-6月平均最高气温受西风和印度季风影响较大;青海气候场重建序列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甚至印度季风区5-6月平均最高气温 %K 树木年轮 青海 气温场 气候变化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50624128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