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的地理模式 %A 张斯斯 %A 曹裕松 %A 李晓红 %A 肖宜安 %A 胡文海 %A 董鸣 %J 生态学报 %D 2016 %R 10.5846/stxb201411062201 %X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是共生互作网络中的有趣现象和基本特点,也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之一。根据文献总结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非对称特化的重要名词术语,并采用线性回归法深入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地理变异模式,以及植物生活型和网络大小等传粉网络特征对非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粉网络大小与网络的交互作用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并随总物种丰度呈指数增长。25个传粉网络的线性回归斜率(Lβ)变异范围在0.002至0.031间,且斜率值随植物丰度(P)、传粉者丰度(A)、总物种丰度(R)、交互作用(I)及网络大小(M)上升而降低。海拔高度对传粉网络非对称性有一定影响效果,而纬度的变化并不显著影响传粉网络非对称性。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0.026和0.200,表明草本物种比乔木物种非对称性更强 %K 地理模式 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 非对称特化 非对称性程度 植物生活型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4110622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