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亚热带不同森林更新方式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A 司友涛 %A 周嘉聪 %A 张秋芳 %A 曾晓敏 %A 杨玉盛 %A 袁萍 %A 陈岳民 %A 高金涛 %A 高颖 %A 鲍勇 %J 生态学报 %D 2018 %R 10.5846/stxb201803130498 %X 了解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预测不同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功能以及植物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更新是维持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选取福建省三明市陈大林业采育场3种不同森林更新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3种酶,计算酶化学计量。结果显示:1)AR的土壤总氮、全磷、铵态氮含量以及含水量最高(P < 0.05),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则是CF最高(P < 0.05);2)生态酶化学计量结果表明AR的土壤微生物处于氮限制状态,CF的土壤微生物处于磷限制状态;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铵态氮是驱动不同森林更新方式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变异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人促更新方式更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积累,而人工林则有利于土壤有效磷积累,这可能与造林树种有关。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更易受到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效性养分的驱动,而与土壤化学计量未呈现良好的耦合性 %K 森林更新方式 有效性养分 生态酶化学计量 土壤化学计量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80313049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