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生物量变化及群落演替特征 %A 伊力塔 %A 余树全 %A 叶诺楠 %A 商天其 %A 管杰然 %J 生态学报 %D 2017 %R 10.5846/stxb201605070878 %X 利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立的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 固定样地为基础,分别对1996年和2012年(时间跨度为16年)的实地调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包括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和生物量等方面对其群落演替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996年到2012年中,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指数下降的有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和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而上升较明显的有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并且2012年优势种相比于1996年生态位重叠程度更高;1996年和2012年胸径(DBH)≥10 cm的乔木树种的总生物量分别为151.03 t和148.53 t,而2012年优势种胸径5-10 cm幼树的总生物量达到10.03 t,增长潜力较大。结果总体上与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趋势相吻合,并以此揭示天目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提供数据支撑与借鉴 %K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优势种 生物量 群落演替 天目山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60507087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