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芦芽山寒温性针叶林冠层下植被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 %A 左婉怡 %A 康慕谊 %A 王国义 %A 王宇航 %A 薛峰 %A 赵鸣飞 %A 邢开雄 %J 生态学报 %D 2017 %R 10.5846/stxb201603050390 %X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对山地植被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的探究有助于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以芦芽山寒温性针叶林群落冠层下植被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获取的详细数据,运用Mantel检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统计方法,探讨了林下植被的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结果显示:(1)沿海拔梯度相邻群落间草本层物种周转率呈现递减格局,而灌木层变化规律不明显;(2)灌、草层beta多样性与海拔差异、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局地环境异质性关系不显著。控制海拔作用后发现,灌、草层beta多样性与地理距离关系依然显著,而当消除地理距离的线性影响后,beta多样性与海拔关系也变得不显著(3) CCA模型中,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74.4%,其中,海拔、坡度、凋落物厚度、乔木密度与总干面积对林下灌、草植被物种组成具有显著影响,但土壤因子的作用未见显著。综上,生境筛滤与扩散限制共同主导了芦芽山寒温性针叶林冠层下群落构建过程,但扩散限制的影响强于生境筛滤作用 %K 海拔梯度 物种周转率 群落构建 扩散限制 生境筛滤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60305039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