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A 全为民 %A 冯美 %A 包小松 %A 吴祖立 %A 周为峰 %A 周振兴 %A 唐峰华 %A 成伟 %A 沈辉 %A 王云龙 %A 范瑞良 %A 马春艳 %J 生态学报 %D 2016 %R 10.5846/stxb201510102048 %X 成伟 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 海门 226156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平均盖度约为66%,2013年5和9月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199±363)个/m2和(2894±330)个/m2。2013年5月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的平均肥满度(CI)和性腺指数(GI)分别为(9.76±0.95)%和(1013±82)mg/g,均显著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的熊本牡蛎种群(P < 0.05)。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的单倍体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和0.00028,均高于长江口野生种群和浙江象山港养殖种群。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受到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的轻度浸染,其感染率(17.2%)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群体(47.3%)。泥沙沉积和人类捕捞是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临的主要胁迫因子,今后牡蛎礁恢复的重点是增加附着底物的数量 %K 无人机 牡蛎礁 尼氏单孢子 遗传多样性 生态恢复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51010204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