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森林群落和光谱曲线特征分异的福建省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A 廖吉善 %A 李静 %A 温达志 %A 苏华 %A 陈修治 %J 生态学报 %D 2017 %R 10.5846/stxb201606061086 %X 基于福建省Landsat8 OLI影像,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筛选出"纯净"的植被像元,提取296个调查样地对应植被像元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中心波长(分别CWR和CWNIR)及其对应的反射率(分别R和NIR),构建以(NIR-R)/(CWNIR-CWR)为特征指数的叶生物量回归模型。然后根据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叶生物量与干、枝、叶所组成的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方程,结合福建省植被覆盖分类数据,估测了整个福建省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地上生物量,并绘制了福建省地上生物量分布图。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两个波段反射率和其中心波长所组成的斜率与叶生物量相关性显著,与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叶生物量的精度分别达到70.55%、68.89%、51.75%,采用这种方法对福建省叶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进行估算,并进行精度验证,其中,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叶物量的模型误差(RMSE)分别达到29.2467 t/hm2(R2=66.64%)、14.0258 t/hm2(R2=61.13%)、10.1788 t/hm2(R2=55.43%),地上总生物量的模型精度分别达到49.8315 t/hm2(R2=54.65%)、45.1820 t/hm2(R2=49.01%)、41.5131 t/hm2(R2=38.79%),这说明,采用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与其中心波长所组成的斜率估测森林叶生物量,进而估算其地上总生物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K 地上生物量 叶生物量 光谱斜率 Landsat8 OLI 遥感反演模型 %U http://www.ecologica.cn/st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stxb20160606108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