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J - %D 2015 %R doi:10.7507/1002-0179.20150315 %X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影像表现及MRI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3年12月4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4例;年龄35~81岁,平均58岁。颅脑MRI常规横轴位T1、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必要时矢状位T1、T2、FLAIR扫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分析42例患者颅脑MRI表现的异常及其特点。 结果42例患者共发现病灶286处,其中双侧脑室周围90处(31.6%),见于35例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67处(23.4%),见于29例患者;脑白质深部59处(20.6%)见于28例患者;胼胝体周围46处(16.1%),见于30例患者;脑干、基底节区及双侧小脑半球21处(7.3%),见于9例患者;颈段脊髓3处(1.0%)见于1例患者。MRI图像上,平扫病灶呈卵圆形或圆形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FLAIR均为高信号;病灶无占位效应。增强:25处病灶呈轻度环状、半环状及弧形强化。 结论多发性硬化在MRI上表现表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是诊断有效手段 %K 多发性硬化 %K 影像学特征 %K 磁共振成像 %K 诊断价值 %U http://www.wcjm.org:80/article/10.7507/1002-0179.20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