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的形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治疗 %A 樊莹 %J - %D 2016 %R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3.026 %X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DSM)是指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影像上表现为后巩膜葡萄肿凹陷处黄斑部的向内凸起, 凸起高度>50 μm。其形态特征主要有圆形凸起、水平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DSM形成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认为与黄斑区局部脉络膜增厚、黄斑区局部巩膜厚度改变、后巩膜葡萄肿进展的适应或代偿、低眼压及玻璃体黄斑牵引有关。DSM及其并发症的出现可能是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发生视功能损害的原因。DSM常伴有的并发症主要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临床上对于无临床症状的DSM主要采取定期随访观察; 出现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明显视功能损害时, 采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补充激光光凝或口服螺内酯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K 黄斑/病理生理学 %K 近视 %K 退行性/并发症 %K 体层摄影术 %K 光学相干 %K 综述 %U http://www.coretina.com:80/article/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