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钙结合蛋白S100A4基因静默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A 贺涛 %A 邢怡桥 %J - %D 2016 %R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1.013 %X 目的观察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4基因静默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7日龄C57BL/6J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病毒对照组、单纯模型组、基因治疗组、空白载体组, 每组30只。正常组、正常-病毒对照组小鼠在常氧环境下饲养; 其余3组小鼠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12日龄时, 基因治疗组及空白载体组小鼠双眼玻璃体腔注射病毒滴度为1.0×109 PFU/ml的携带针对S100A4小干扰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100A4-RNAi)和带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白腺病毒载体各1.0μl; 正常-病毒对照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同样滴度的等量Ad-S100A4-RNAi。正常组及单纯模型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5日龄时, 基因治疗组和正常组作视网膜组织冰冻切片观察病毒转染情况。小鼠17日龄时, 各组作视网膜组织切片, 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 作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PCR检测小鼠视网膜S100A4、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半胱天冬酶(Caspase)-3及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蛋白和mRNA表达。 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 正常组小鼠视网膜未见病毒绿色荧光, 仅可见少量自身荧光; 基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可见病毒绿色强荧光, 外核层可见少量弱荧光。单纯模型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 P<0.05);基因治疗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单纯模型组、空白载体组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1、14.64, P<0.05)。与单纯模型组、空白载体组比较, 基因治疗组小鼠RNV面积、无灌注区面积明显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实时PCR检测结果显示, 与单纯模型组、空白载体组比较, 基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S100A4、bcl-2、CREB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100A4基因静默可抑制氧诱导RNV。其机制可能与S100A4基因静默下调bcl-2、CREB表达, 上调Caspase-3表达作用有关 %K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预防和控制 %K 钙粒蛋白A/拮抗剂和抑制剂 %K 基因沉默 %K 动物实验 %U http://www.coretina.com:80/article/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