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神经干细胞玻璃体腔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A 孔佳慧 %A 张惟 %A 林锦镛 %A 段红涛 %A 王昀 %A 王月欣 %A 董蒙 %A 陈松 %J - %D 2016 %R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4.017 %X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分别为9、31只。糖尿病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10周时,将建模成功的27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组)、玻璃体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NSC组(D组),各组均为9只大鼠。A、B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后2、4、6周A~D组大鼠均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暗适应条件下记录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Rod-R)b波潜伏期和振幅以及最大混合反应(Max-R)a、b波潜伏期和振幅、振荡电位(OPs)总振幅。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结构变化。 结果干预后2、4周,A~D组大鼠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a、b波潜伏期及振幅、OPs总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组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b波振幅、OPs总振幅较B、C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x-R b波潜伏期较B、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6周,D组暗适应Rod-R b波振幅、Max-R a、b波振幅、OPs总振幅较B、C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组Rod-R、Max-R b波潜伏期较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建模后10周,与A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干预后2周,与A组比较,B、C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连续性破坏,局部增厚;4周,D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较B、C组增多,血管扩张不明显。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hUCMSC体外诱导的NSC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及结构均有改善作用 %K 神经干细胞/移植 %K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K 动物实验 %U http://www.coretina.com:80/article/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