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再干预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A 周建 %A 张磊 %A 景在平 %J - %D 2016 %R doi:10.7507/1007-4848.20160101 %X 目的评估B型主动脉夹层(TBAD)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AR)后再干预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长海医院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行初次EVAR治疗的347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再干预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个月或截至2015年6月。根据患者是否再次手术分为再干预组(34例)和非再干预组(31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的差异。 结果再干预组34例再干预的原因包括内漏9例、再发夹层10例、假腔不完全血栓化8例、新发动脉瘤4例、夹层逆撕2例及髂动脉闭塞1例。再干预组慢性夹层和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再干预组(79.4% vs. 50.8%,P=0.002;61.8% vs. 40.3%,P=0.018),空腹血糖升高的程度和比例同样前者高于后者[(6.9±2.3) mmol/L vs. (5.7±1.8) mmol/L,P=0.027;44.1% vs. 22.7%,P=0.011 ] 。此外,两组移植物放大率(14.6%±3.2% vs. 11.3%±2.5%,P<0.001)、手术时间(172 min vs. 82 min,P<0.001)以及出血量(280 ml vs. 100 ml,P=0.00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BAD患者EVAR术后发生再干预的主要原因有内漏、再发夹层以及假腔不完全血栓化。夹层慢性期、吸烟、高血糖、过大的移植物放大率以及复杂的病变和手术是再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 %K 再干预 %K 主动脉夹层 %K 腔内隔绝术 %U http://www.tcsurg.org:80/article/10.7507/1007-4848.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