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比较研究 %A 张言 %A 李毅 %A 梁晓军 %A 王军虎 %A 胡东 %A 鹿军 %J - %D 2017 %R doi:10.7507/1002-1892.201612046 %X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中采用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 2009 年 3 月—2012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53 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踝骨折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支撑钢板固定组 30 例、螺钉固定组 2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负重及行走时疼痛情况。复查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记录手术失败例数。 结果 术后两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支撑钢板固定组随访时间 46~91 个月,平均 64.5 个月;螺钉固定组为 44~86 个月,平均 59.5 个月。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螺钉固定组显著缩短(t=2.05,P=0.04)。X 线片复查示,除螺钉固定组 2 例骨折畸形愈合、1 例不愈合外,两组其余患者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并达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30)。两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手术失败率以及末次随访时 AOFAS 评分及其优良率、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内踝骨折由于骨折线与胫骨轴线夹角较小,单纯螺钉固定强度不足;而支撑钢板固定可以提供较大力学强度,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临床疗效肯定 %K 踝关节骨折 %K 旋后-内收型 %K 内踝骨折 %K 内固定 %U http://www.rrsurg.com:80/article/10.7507/1002-1892.2016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