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建立与评价 %A 钟勇 %A 陈婷 %A 马瑾 %J - %D 2018 %R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1.015 %X 目的 建立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定性、定量评价视网膜、视神经的损伤情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7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NAION模型组,各有13、11、23只大鼠。取右眼为实验眼。NAION模型组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建立模型。单纯激光组大鼠采用与NAION模型组相同的激光参数照射视盘,不注射光敏剂。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干预。建模后12 h及1、3、7、28 d,利用直接检眼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及视盘情况。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定性评价NAION模型视盘、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利用经上丘荧光金逆行标记技术及荧光显微镜照相,定量评价NAION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密度及存活率。 结果 NAION模型组大鼠于建模后3 d视盘水肿明显,视神经轴突水肿、部分髓鞘解体;建模后7 d,视盘水肿基本消退;建模后28 d,视神经萎缩,大量轴突消失伴明显胶质化改变,RGC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无上述视盘及视网膜形态改变。NAION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右眼RGC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142、?14.088, P=0.000、0.000)。NAION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RGC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7.048、?16.667, P=0.000、0.000)。正常对照组与单纯激光组大鼠RGC密度、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50、0.348, P=0.961、0.731)。 结论 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可引起大鼠视神经轴突损伤及RGC死亡,成功建立NAION模型 %K 视神经病变 %K 缺血性 %K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K 疾病模型 %K 动物 %U http://www.coretina.com:80/article/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