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眼浅层与深层毛细血管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 %A 于荣国 %A 宫雪 %A 李志清 %A 李筱荣 %A 杨锦 %A 胡立影 %A 陈璐 %J - %D 2018 %R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1.004 %X 目的 对比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眼浅层与深层毛细血管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 方法 临床确诊为BRVO的63例患者6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9.76±8.48)岁。均为单眼。所有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扫描范围为黄斑区3 mm×3 mm。选择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层进行分析,观察患眼是否存在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扩大、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NP)、微血管异常(MA)及血管瘀滞扩张征(VC)等黄斑区微血管形态变化。采用系统内置测量软件测量FAZ面积。对比观察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层对FAZ扩大、CNP、MA及VC判读的差异。 结果 OCTA检查发现,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层各可见FAZ扩大43、50只眼,分别占68.25%、79.40%;CNP 51、50只眼,分别占81.00%、79.40%;MA 62、62只眼,分别占98.40%、98.40%;VC 23、52只眼,分别占36.50%、82.50%。患眼FAZ面积为(0.55±0.37)mm 2。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CNP( P=1.000)、MA( P=1.000)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Z扩大( P=0.039)、VC( P<0.001)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BRVO患眼深层毛细血管层较浅层毛细血管层可发现更多的FAZ扩大和VC %K 视网膜静脉闭塞/诊断 %K 体层摄影术 %K 光学相干 %U http://www.coretina.com:80/article/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