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玻璃酸钠作用于兔膝骨关节炎的代谢组学研究 %A 曹畅 %A 李棋 %A 李箭 %J - %D 2018 %R doi:10.7507/1002-0179.201808068 %X 目的利用 1H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技术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的血清及关节液进行检测,找出注射玻璃酸钠前后的代谢差异和联系,为临床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 30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健康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注射组、玻璃酸钠注射组进行处理,每组各 10 只,术后 10 周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形态检查及对血清及关节液分别进行代谢组学 1H-NMR 检测及多维统计分析。 结果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形态检查均示玻璃酸钠注射组优于磷酸盐缓冲液注射组。代谢组学研究显示,玻璃酸钠注射组血清及关节液中代谢产物较磷酸盐缓冲液注射组、健康空白对照组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差异代谢物检索相关途径,分析发现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氨基酸循环、丙酮酸代谢、糖异生等代谢通路有关。 结论基于 1H-NMR 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玻璃酸钠对骨关节炎的作用主要与蛋白质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途径的激活有关。该研究为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具体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依据 %K 骨关节炎 %K 玻璃酸钠 %K 核磁共振 %K 代谢组学 %K 多变量数据分析 %U http://www.wcjm.org:80/article/10.7507/1002-0179.20180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