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弹簧钩板治疗后踝骨折疗效观察 %A 刘娜 %A 张立峰 %J - %D 2016 %R doi:10.7507/1002-1892.20160248 %X 目的通过与空心钉固定比较,探讨弹簧钩板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2年3月-2013年9月,共100例后踝骨折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空心钉固定)和研究组(50例,采用弹簧钩板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活动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对照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个月;研究组6~12个月,平均9.2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5±1.4)周,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5±1.3)周(t=2.029,P=0.017)。术后6个月研究组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度分别为(25.1±3.2)、(45.3±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3)、(41.2±2.5)°(t=-3.950,P=0.001;t=-5.212,P=0.000)。术后6个月对照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85.1±8.6)分,获优15例、良20例、中15例,优良率70%;研究组评分为(89.4±7.9)分,获优20例、良22例、中8例,优良率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42;χ2=0.413,P=0.018)。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研究组2例,均经换药后愈合;对照组术后发生空心钉退钉3例、后踝移位4例,研究组均无退钉及后踝移位发生。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和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28)。 结论与空心钉固定比较,弹簧钩板治疗后踝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以及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K 后踝骨折 %K 弹簧钩板 %K 空心钉 %K 内固定 %U http://www.rrsurg.com:80/article/10.7507/1002-1892.2016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