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3D 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分析 %A 何川 %A 李彦林 %A 毛健宇 %A 王国梁 %A 蒙旭晗 %A 蔡国锋 %A 贾笛 %J - %D 2018 %R doi:10.7507/1002-1892.201802013 %X 目的探讨 3D 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7 年 6 月,收治 6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 30 例采用传统 TKA 术式(传统组),30 例采用 3D 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 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 1、3 d 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 3 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 Opti-Knee 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 3 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 30 例正常成人(<60 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 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 1、3 d 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9 个月,平均 7.3 个月。两组手术前后 HSS 评分以及 KSS 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 KSS 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 3 个月 3D 打印组 KSS 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 3 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 TKA 相比,3D 打印截骨导板辅助 TKA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K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K 3D 打印 %K 截骨导板 %K 膝关节运动学分析 %U http://www.rrsurg.com:80/article/10.7507/1002-1892.2018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