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裂壶藻脂肪酸合酶途径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 %A 张玲 %A 游松 %A 闫晋飞 %A 马淑霞 %J - %D 2018 %R 10.13523/j.cb.20180904 %X 裂壶藻作为一种生产DHA的重要菌种,其脂肪酸合成途径除了已经被广泛了解的聚酮合酶(PKS)途径外,还残存着作为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脂肪酸合酶(FAS)途径中的功能酶和中间产物。经过前期的研究,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将载有与裂壶藻近缘藻种中已知的Δ12-desaturase表达模块和相关筛选标记构建入载体,通过电击转化导入Schizochytrium sp.ATCC20888中, 以期望修复裂壶藻中FAS途径的合成能力。通过分子水平检测确定目的功能基因已稳定转化后,再由气相色谱分析转化株油脂中相关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况。经过长期筛选验证,最终证明获得了两株阳性转化株,其生物量初步测定分别较野生株提高11.14%和4.12%,其油脂中DHA含量分别较野生株提高了19.50%及14.65% %K 基因工程 %K 脂肪酸合酶途径 %K 裂壶藻 %K DHA %U http://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abstract/abstract62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