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 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A 徐莹莹 %A 王俊河 %A 刘玉涛 %A 王宇先 %A 高盼 %A 杨慧莹 %A 钱春荣 %A 葛选良 %A 樊景胜 %J 江苏农业科学 %D 2019 %X 以秸秆不还田作对照(CK),设置秸秆覆盖还田(SCR)、秸秆旋耕还田(SPR)和秸秆深翻还田(SDPR)3种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龙江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SCR处理的根条数、根长、根干质量均高于其他3种处理;拔节期SPR和SDPR处理的根条数、根系活力、根干质量均与CK差异显著(P<0.05);吐丝期和成熟期,除根干质量外,各项指标表现为SDPR>SPR>SCR>CK;植株茎秆干质量和叶面积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CK,且从苗期开始差异显著(P<0.05);拔节期至吐丝期,SCR、SPR和SDPR处理的光合势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提高1.80%、5.74%、6.34%;吐丝期各处理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植株和籽粒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均有所增加,且秸秆深翻还田处理的养分含量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SDPR>SPR>SCR>CK,较CK产量分别提高10.57%、9.66%、4.0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2.25%、11.78%、2.87%。综合各项指标来看,秸秆深翻还田对促进半干旱区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佳 %K 秸秆还田 %K 半干旱区 %K 春玉米 %K 生长特性 %K 产量 %K 水分利用效率 %U http://www.jsnykx.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9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