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血糖控制疗效的预测因素分析A 1chieve研究亚组数据 %A 常宝成 %A 庄晓明 %A 张秀娟 %A 徐明智 %A 杨文英 %A 洪靖 %A 王战建 %A 陈兵 %A 雷闽湘 %A 高政南 %J 中华内科杂志 %D 2015 %R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5.08.012 %X 摘要 目的 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情况对预混胰岛素疗效的影响。 方法 A1chieve是一项为期24周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非干预性的关于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入选患者为经医师判断需要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决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剂量调整,随访24周。主要安全性指标为:包括严重低血糖在内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SADR)。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基线因素中影响HbA1c达标的因素。 结果 共有4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4 100例中54.2%为男性,年龄(56.2±13.6)岁。研究期间未发生SADR。治疗后HbA1c由(9.3±2.1)%下降至(7.0±1.0)%;FPG由(10.2±3.3) mmol/L下降至(6.8±1.3) mmol/L;早、午、晚餐后2hPG的变化值分别为(–5.6±4.7)、(–4.9±4.3)、(–4.2±4.1)mmol/L(P值均<0.001); HbA1c达标率(<7.0%)由9.7%上升至5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线HbA1c、FPG、2hPG与达标率呈负相关。 结论 较低的基线HbA1c、FPG、2hPG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7.0%)的预测因素。提示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尽早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助于血糖达标。(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0869908 %K 胰岛素 %K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K 预测因素 %U http://rs.yiigle.com/CN112138201508/632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