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铅门跟随技术与铅门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A 单冬勇 %A 宾石珍 %A 张俊俊 %A 成树林 %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D 2017 %R DOI:10.3969/j.issn.1005-202X.2017.05.010 %X 目的:研究比较铅门跟随技术(JTT)与铅门固定技术(SJ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在Eclipse TPS(11.0)上采用AAA算法对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含锁骨上区,左侧20例、右侧20例)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技术设计放疗计划。在95%体积的计划靶区(PTV)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比较两组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及机器总跳数,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分别将两组治疗计划用Portal Dosimtry进行剂量验证。 结果:两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达到临床处方剂量的要求。PTV最大剂量与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TT增加了机器跳数,具有极显著性差异(t=4.18, P<0.01);JTT动态调强计划中全身的[V5]、[V10],健侧肺Dmean,患侧肺、心脏、肝脏的[V5]、[V10]和[Dmean],脊髓的[Dmax]和[Dmean]的均低于SJT动态调强计划的相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3, P<0.01);患侧肺、心脏、肝脏的[V20、V30]、[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采用固定射野动态调强放疗JTT与SJT两种技术,其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均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而JTT能够更好地降低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低剂量照射 %K 铅门跟随 %K 铅门固定 %K 调强放疗 %K 乳腺癌 %K 剂量学 %U http://zgyxwlxzz.paperopen.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6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