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外科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A 张伟萍 %A 曹俊 %A 李继坤 %A 王斌 %A 花天放 %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D 2001 %R 10.3760/cma.j.issn.1674-635X.2001.02.067 %X 摘要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天。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提供热卡19.33~19.97Kcal/kg,氮量0.14~0.15g/kg;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每日提供热卡26.9~28.55kcal/kg,氮量0.2~0.21g/kg)。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病人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氨基酸谱和累计氮平衡等营养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明显下降(P<0.001),组间无差异。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血浆白蛋白水平在术后第8天明显下降,而EN组较PN组下降幅度小(P<0.05)。两组病人的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在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累计7天氮平衡EN组为(-26.1±15.3)g,而PN组为(-23.4±10.3)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N组能明显升高血清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异亮氨酸(ILE)及苯丙氨酸(PHE)的水平,对于其它氨基酸无明显影响。而PN组经过营养支持后,血清蛋氨酸(MET)浓度升高,组氨酸(HIS)浓度下降,其它氨基酸变化不明显。结论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可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应激状态下,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均不能避免机体分解代谢状态。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肠内营养可以达到与肠外营养一样的维持体重和氮平衡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更好地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血清氨基酸水平 %U http://rs.yiigle.com/CN115822200102/792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