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肠移植后淋巴管重建对大鼠生存和脂肪酸吸收的影响 %A 刘小玲 %A 李开宗 %A 王为忠 %A 董光龙 %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D 2001 %R 10.3760/cma.j.issn.1674-635X.2001.02.077 %X 摘要 小肠淋巴管系统的功能涉及脂肪和一些药物的吸收、小肠淋巴液的调节、大分子的交换和淋巴细胞的迁移。小肠移植后可致移植引流淋巴管的完全离断,但其带来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大鼠小肠移植显微外科淋巴管重建(LR)模型研究其对移植大鼠生存率、血浆脂肪酸和血浆FK506水平的影响。异位双造口小肠移植在BN和LEW或LEW和LEW大鼠间进行。分为6组:Al组,BN+LEW+LR;A2组,BN+LEW-LR;B1组,BN+LEW+LR+RK506;B2组,BN+LEW-LR+FK506;C1组,LEW+LEW-LR;C2组,LEW+LEW+LR。淋巴管重建在移植物胸导管宿主乳糜池间,由淋巴管造影评定通畅率。结果显示:①排斥反应不影响重建淋巴管的通畅率;②小肠移植后淋巴管重建显著延长用FK506控制排斥反应宿主的平均生存时间和增加生存大鼠的体重;③小肠移植后淋巴管重建显著增加术后早期脂肪酸的吸收,在术后14天后与未行淋巴管重建宿主的血浆脂肪酸水平无显著差异;④小肠移植后淋巴管重建,使宿主较未行淋巴管重建大鼠术后血FK506水平高而迅速。因此,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小肠移植后淋巴管重建通过增加脂肪酸吸收和FK506的吸收对宿主大鼠产生有益的影响。而LR在小肠移植中的确切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U http://rs.yiigle.com/CN115822200102/792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