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川藏铁路全线崩滑灾害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发育规律 %A 崔云 %A 张小刚 %A 徐瑞池 %A 李秀珍 %A 边江豪 %A 钟卫 %A 黄森旺 %J 工程地质学报 %D 2019 %R 10.13544/j.cnki.jeg.2019035 %X 频发的山地灾害是川藏铁路建设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结合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数理统计等研究手段,对川藏铁路沿线崩滑灾害的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发育规律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研究查明川藏铁路沿线发育的崩滑灾害共747处,其中崩塌310处,滑坡413处,溜砂坡24处;全线崩滑灾害总体分布密度为0.40处/km,其中白玉至江达段最大,线密度为1.29处/km;对铁路工程存在潜在危害或影响的灾害点共258处,其中滑坡156处,崩塌91处、溜砂坡11处。此外,通过对崩滑灾害与主要孕灾背景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崩滑灾害点的分布受岩性、构造、地貌及河流水系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具有分布不匀、成群分布的特点。结合灾害发育程度指数与崩滑灾害发育程度分段标准,将铁路沿线崩塌滑坡的发育程度分为5个级别共14段,其中白玉至江达段、邦达至八宿段为极强发育段,天全至新都桥段、古乡至拉月段、朗县至加查段为强发育段。本研究可为川藏铁路的减灾选线及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支撑 %K 崩滑灾害 %K 灾害特征 %K 分布规律 %K 发育程度 %K 川藏铁路 %U http://www.gcdz.org:80/article/doi/10.13544/j.cnki.jeg.201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