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压汞法与气体吸附法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A 戚志宇
%A 李志清
%A 沈鑫
%A 胡瑞林
%J 工程地质学报
%D 2017
%R 10.13544/j.cnki.jeg.2017.06.002
%X 针对中国海相与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性,选取威远与焦石坝海相页岩及瑶曲陆相页岩为代表,采用薄片分析、压汞及气体吸附试验方法,开展孔隙结构特征与控制性因素分析,提出了孔隙大小命名划分新标准,将 < 2 nm、2~100 nm、0.1~1μm、1~10μm、10~100μm、>100μm分别称为超微孔、微孔、小孔、中孔、大孔、毛细孔6类,其中2~100nm微孔范围,样品孔隙发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5#、1#、6#、4#,10~100μm大孔范围,孔隙发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1#、4#、6#、5#;提出了孔隙分布均匀系数hu,经判定2#与5#样品与1#、4#、6#样品相比微纳米孔隙更发育,储气能力更强。采用DFT模型将N2吸附与CO2吸附结果及压汞实验结果统一起来,获得了纳米孔隙的连续分布规律
%K 海相页岩
%K 陆相页岩
%K 孔隙结构
%K 压汞
%K 气体吸附
%U http://www.gcdz.org:80/article/doi/10.13544/j.cnki.jeg.2017.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