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A 孙肖阳 %A 张蛟 %A 胡勇 %A 董伟鑫 %A 袁振山 %A 谢辉 %A 邬春晖 %J 中华外科杂志 %D 2016 %R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6.03.012 %X 摘要 目的 评价自行设计的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Ⅰ型Hangman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C3椎间盘损伤时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选取8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C1~C3颈椎节段),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测试以下各组C1~C2及C2~C3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值及中性区值:完整标本状态(A组);失稳状态:HangmanⅠ型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 C2~C3椎间盘切除(B组);颈椎前路钢板+齿状突螺钉+cage固定组(C组);齿状突螺钉钢板固定组(D组);后路C2~C3椎弓根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固定组(E组)和后路C1~C3椎弓根侧块螺钉固定组(F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C1~C2节段,D组和F组的ROMC1~C2值在各个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2~C3节段,D组与C组相比,ROMC2~C3值在各个方向上均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F组相比,ROMC2~C3值在前屈、后伸方向上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Hangman Ⅰ型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C3椎间盘损伤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作为治疗此类合并伤的一种补充方法 %K 骨折固定术 %K 内 %K 颈椎 %K 齿状突 %K 钢板 %K 生物力学 %U http://rs.yiigle.com/CN112139201603/866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