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体积与骨水泥注射量的相关性分析 %A 亢卫波 %A 刘宝戈 %A 崔维 %A 王磊 %J 中华外科杂志 %D 2015 %R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5.04.012 %X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数据在预测骨水泥注射量(CV)时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PKP治疗的93例患者共154个椎体的临床资料。所有椎体均使用双侧球囊扩张,透视下经工作通道双侧同时注入处于拉丝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记录球囊扩张体积(BV)、球囊峰值压力(Pmax)、CV,并计算Pmax与BV比值(P/BV),分析BV与CV的线性关系。 结果 154个椎体中7个椎体出现渗漏,无骨水泥渗漏入椎管,无患者出现神经损伤。93例患者PKP术后3 d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2分。无骨水泥渗漏的147个椎体的BV为2.1~6.3 ml,Pmax为130~359 psi,CV为2.8~8.5 ml,P/BV为25~263 psi/ml。所有患者的平均BV与CV无高度相关性(R<0.75)。依据P/BV值将145个椎体分为3组:P/BV<100组、100≤P/BV<200组、P/BV≥200组。3组椎体内BV与CV有高度相关性(R>0.75,P<0.01),且呈线性关系。P/BV<100组CV为BV的0.9~1.1倍;100≤P/BV<200组CV为BV的1.4~1.6倍;P/BV≥200组CV为BV的2.0~2.2倍。 结论 通过BV和P/BV两个客观数据可以预测CV,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防止CV不足导致的疗效不佳 %K 骨折 %K 压缩性 %K 骨质疏松性骨折 %K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 骨水泥 %K 球囊 %U http://rs.yiigle.com/CN112139201504/70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