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A 刘祖恒 %A 华经海 %A 周浩斌 %A 安冬琪 %A 曾庆春 %A 詹琼 %A 许顶立 %A 赖文岩 %A 黄裕立 %J 中华内科杂志 %D 2017 %R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7.04.003 %X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 纳入因心衰住院的患者1 182例,根据其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LVEF<40%,313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LVEF 40%~<50%,287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LVEF≥50%,582例)3组,对3组进行回顾观察性研究,并进行中位时间为23.7个月的随访,随访率83.6%(941例),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的随访率分别为81.3%、84.9%、84.0%。 结果 (1)在本研究中,HFrEF患者313例(26.5%),HFmrEF患者287例(24.3%),HFpEF患者582例(49.2%)。(2)与HFrEF组相比,HFmrEF组缺血性心脏病更多见。HFmrEF组的年龄、女性比例、收缩压、血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血红蛋白及高血压心脏病、贫血、心房颤动患病率等高于HFrEF组,但低于HFpEF组(P值均<0.01)。(3)本组心衰患者第1、2、5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8%、20.6%、35.9%,3组间第1、2、5年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HFmrEF代表着一个新的、不同的心衰分类,其很多特征介于HFrEF和HFpEF之间。不同LVEF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K 心力衰竭 %K 左心室射血分数 %K 临床特征 %K 预后 %U http://rs.yiigle.com/CN112138201704/984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