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伴胸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A 何东方 %A 刘梅颜 %A 张丽军 %A 张晓江 %A 赵林 %A 迟云鹏 %A 郭成军 %J 中华内科杂志 %D 2018 %R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8.04.008 %X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阻力在冠脉中度狭窄病变患者的分布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其影响及冠脉影像特征与其相关性。 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狭窄程度在40%~70%患者,行血流储备分数(FFR)、冠脉血流储备(CFR)及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测,选择FFR>0.75患者,以IMR≥25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MR组(H组)与低IMR组(N组),以CFR≤2.0为临界值将H组分为高IMR-低CFR组(H1组)与高IMR-高CFR组(H2组)。计数心肌梗死溶栓(TIMI)帧数。 结果 入组34例,男21例(61.8%),女13例(38.2%),年龄(57.3±8.1)岁,34例患者中47.1%存在高IMR。H组与N组的TIMI(帧)存在明显差别(33.0帧比20.8帧,P=0.031)。H1组与H2组间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明显差别(17.8 μmol/L比12.0 μmol/L, P=0.005),校正的IMR(IMRcorr)存在明显差别(58.0比36.1,P=0.002)。全部病例IMRcorr与TIMI(帧)相关(r=0.40, P=0.012)。当TIMI(帧)≥40.5帧时,判断IMR≥35.3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65%(P=0.049)。 结论 高IMR可能是冠脉中度狭窄患者胸痛的原因之一;多数心血管危险因素对IMR及CFR影响不显著;当TIMI(帧)≥40.5时判断冠脉微循环阻力增高的特异度为65% %K 冠状动脉疾病 %K 微循环 %K 血流储备分数 %K 心肌 %K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K 微循环阻力指数 %U http://rs.yiigle.com/CN112138201804/1033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