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2008--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A 孙军玲 %A 常昭瑞 %A 张伟东 %A 王子军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1 %X 目的了解2008--2009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时间、区域和人群分布以及病原构成。方法利用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08和2009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例分别为488 955例和1 155 525例,发病率为37.01/10万和87.01/10万,重症病例数为1165例和13 810例,死亡126例和353例。(2)高、中、低纬度地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0.09/10万、68.47/10万和59.04/10万。(3)2009年中、低纬度地区12—24周为发病高峰期;高纬度地区23—35周为流行高峰期;第二个流行峰仅波及低、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不明显。(4)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2.23%,2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重症和死亡病例集中在低年龄组儿童的特点更为明显,0岁组儿童发生重症的比例和病死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各年龄组重症比例及病死率依次降低。(5)不同类型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相对于普通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肠道病毒7l型(EV71)检测阳性的危险度分别为1.82和2.11。且病原构成存在季节变化。(6)2008--2009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7起,幼托机构发生疫情为389起,占总起数的81.21%,村庄发生疫情47起,占总起数的9.81%;聚集性病例疫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结论2009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增强。不同纬度地区流行强度不同,季节分布存在差异,5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年龄越小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要病原,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和村庄 %K 手足口病 %K 柯萨奇病毒A16 %K 肠道病毒7l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7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