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偶遇性行为与HIV感染的监测分析 %A 南磊 %A 尹碧波 %A 张燕斌 %A 曾虹 %A 李阿沙 %A 栾荣生 %A 王启兴 %A 苦约哈 %A 许濒月 %A 阿力拉曲 %A 龚煜汉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2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2.11.024 %X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性行为较少,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偶遇性行为更为常见[1],且存在多性伴现象[2].为探讨凉山州偶遇性行为对HIV传播的影响,2011年凉山州新增设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综合监测哨点,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照户籍登记,选择监测点所在县农村辖区内1872名15~25岁常住农村未婚青少年.按距离县城"较远"和"较近"将调查村分为2个层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各抽取5个村,获得知情同意后,对每县10个村共计400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5 ml静脉血.使用酶免试剂(ELISA-1)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使用另一种酶免试剂(ELISA-2)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则判定HIV抗体哨点监测阳性.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和分析 %K HIV感染 %K 偶遇性行为 %K 未婚青少年 %K 农村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112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