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A 崔琪奇 %A 张勇琪 %A 朱林英 %A 李彩云 %A 王筱 %A 王闻卿 %A 苏靖华 %A 许学斌 %A 赵冰 %A 郝莉鹏 %A 黄红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9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3.019 %X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2-2016年主动、定点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4类流通生鲜食品,使用冷增菌方法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分析菌株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型、耐药性和PFGE分子型别。结果 共采集食品3 900份(禽类590份、畜类1 074份、水产品1 488份、蔬菜748份),其中111份(2.8%)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禽类制品(5.3%,31/590)和畜类制品(4.5%,48/1 074)的检出率高于水产品(1.6%,24/1 488)和蔬菜制品(1.1%,8/748)。分离株以生物1A型(95.5%)和O:8血清型(42.3%)为主,且分离数与年总分离数呈正相关。所有菌株均缺失4种(ail、ystA、yadA和virF)产毒株标记的毒力基因,76株(68.5%)ystB基因阳性(其中35株属于1A/O:8/ystB)。分离株对氨苄西林(74.8%)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0.3%)的耐药率最高,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率超过50.0%;未发现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株,38.7%(43/111)的菌株为多重耐药。O:8和O:5血清型菌株分别存在44和18种PFGE分子型别。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暴露风险以禽类制品和畜类制品为主,优势菌型为1A/O:8/ystB,虽无典型产毒株特征但仍有潜在致病力。菌株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多重耐药株,PFGE分子型别提示菌株呈高度遗传多样性 %K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K 生鲜食品 %K 耐药 %K 分子型别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31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