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2007-2016年鼠疫流行态势分析 %A 孟卫卫 %A 张渝疆 %A 王诚 %A 郭荣 %A 阿不力米提 %A 阿布力克木 %A 阿扎提 %A 雒涛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7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7.10.020 %X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2007-2016年在该疫源地18个县(市、区)采集的鼠疫宿主动物、媒介及鼠疫抗体和病原体检测数据。结果 该疫源地大沙鼠密度在时间分布上呈波动状态,为2.1~22.6只/hm2;空间分布呈不均匀分布,以克拉玛依市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最高,分别为14.2只/hm2和13.0只/hm2;夜行鼠捕获率为4.2~10.1只/100夹次,以2014年最高,为10.1只/100夹次;子午沙鼠为优势种(81.9%);大沙鼠染蚤率和总蚤指数空间和时间分布存在波动,平均染蚤率为90.7%,总蚤指数为10.44,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分布最广,占总蚤指数的47.8%;夜行鼠平均染蚤率为20.2%,总蚤指数为1.20,以同形客蚤指名亚种和秃病蚤指名亚种为优势种类;鼠疫血清学检测啮齿动物13种9 087份,阳性617份。其中大沙鼠阳性率最高(9.4%),其次为三趾毛脚跳鼠(1.1%)。空间分布存在2个鼠疫流行强度较高区域:昌吉至木垒的准噶尔东部区域,以克拉玛依、沙湾和乌苏甘家湖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大沙鼠鼠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3%和13.6%。时间分布上呈波动状态:2008年为低谷,2013年呈高峰,阳性率分别为1.0%和19.3%;10年间共计检出鼠疫菌18株,以大沙鼠及其体蚤检菌最多。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吉木萨尔和克拉玛依市检菌最多。结论 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一个物种组成丰富、宿主和媒介群落结构多样、鼠疫流行强度不断变化的复杂生态系统,动物间鼠疫流行呈全区域性、连续性和异质性,存在主动和被动接触感染2类3种鼠疫风险播散链 %K 动物鼠疫 %K 流行 %K 准噶尔盆地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10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