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浙江省2005-2010年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A 冯燕 %A 卢亦愚 %A 史雯 %A 徐昌平 %A 钟淑玲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1 %X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浙江省风疹病毒流行株的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该期间风疹疫情中的疑似患者标本,于Vero细胞上分离病毒。采用巢式RT-PCR扩增流行株E1、E2和C三个结构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从52例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风疹病毒流行株7株,除Rvi/Zhejiang.CHN/23.08株为2B基因型外,其余6株均属于IE基因型。基因进化树上,IE基因型流行株分别与香港、海南地区流行株具有最近亲缘关系,而2B基因型流行株与BuenosAires.A RG/46.08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浙江2B型流行株与全球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遗传距离(0.011)小于与中国流行株(0.023)间的遗传距离。浙江风疹流行株与中国风疹疫苗株BRDⅡ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C>E2>E1,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E1 >C>E2,对应存在3、11和23个氨基酸的变异。各位点氨基酸熵值表明,E1蛋白上仅存在一个易变位点(熵值>0.600),而E2蛋白上有7个易变异位点和1个高变异位点(熵值>1.000)。结论2005-2010年浙江省存在两种基因型风疹病毒流行,IE为优势基因型,2B可能为境外输入株。流行株E1基因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而E2基因氨基酸变异较大,在风疹病毒流行病学监测中除关注E1基因外,应开展对结构基因E2和C的研究 %K 风疹病毒 %K 分子流行病学 %K 熵值 %K 遗传距离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9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