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非特异性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A 严延生 %A 吴守丽 %A 郑健 %A 颜苹苹 %A 高敏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8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09.021 %X 目的 分析引起HIV抗体不确定非特异性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为HIV鉴别诊断及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HIV抗体不确定组来源于2015-2016年福建省HIV确证实验室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且HIV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样本,按照性别、年龄成组匹配同期福建省HIV抗体筛查样本,普通人群对照组来源于HIV抗体筛查结果阴性的普通人群样本,确证阴性对照组来源于HIV抗体初筛结果阳性但确证结果阴性的样本。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样本HBsAg、抗-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抗核抗体(ANA)、人T淋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抗体和甲胎蛋白(AFP)含量。运用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结果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抗体不确定组样本110例,共出现13种WB带型模式,p24单条带最常见,占58.18%(64/110),gp160单条带和p17单条带分别占17.27%(19/110)和7.27%(8/110)。HIV抗体不确定组的TP抗体阳性率为10.91%(12/110),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的1.77%(4/226)和确证阴性对照组的3.64%(4/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627和4.314,P<0.05);AFP阳性率为18.18%(20/110)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的0.44%(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36,P<0.05),但与确认阴性对照组的23.64%(26/1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05)。ANA、HBsAg、抗-HCV抗体和HTLV抗体指标在HIV抗体不确定组与普通人群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结果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TP抗体阳性是HIV抗体不确定非特异性反应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 %K HIV抗体 %K 不确定 %K 非特异性反应 %K 影响因素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92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