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济南市4 个区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及死因别死亡的影响 %A 刘起勇 %A 周脉耕 %A 张济 %A 张霞 %A 李萌萌 %A 桑少伟 %A 白莉 %A 黄季夏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4 %X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K 气温 %K 非意外死亡 %K 死因别死亡 %K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61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