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6S rDNA多重PCR检测牙周组织感染菌及混合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05 %X 目的 建立多重 16SrDNAPCR检测慢性牙周炎 (CP)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 (Pg)、伴放线杆菌 (Aa)和齿垢密螺旋体 (Td),了解不同感染情况与C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轻、中和重度15 2例CP患者牙周袋标本和 30名牙周健康者龈沟标本置于 2 0 0 μl裂解缓冲液中,10 0℃水浴 10min后取 10 μl上清液作为聚合酶链反应 (PCR)模板。常规酚 氯仿法提取的PgATCC332 77株、AaY4株、TdFM株和E .coliDH5α株DNA分别作为PCR阳性和阴性对照。采用Pg、Aa和Td 16SrDNA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检测上述标本。 3例Pg、Aa和TdPCR结果均阳性标本的目的扩增片段T A克隆后测序。采用 χ2 检验分析不同混合感染情况与牙周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所建立的多重 16SrDNAPCR最低可检出 10个Pg、2 0个Aa和 2 0个Td细胞。Pg、Aa和Td 16SrDNA扩增片段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相似性分别高达 99.4 5 %、97.0 8%和 96 .5 9%。 30名牙周健康者龈沟标本中,仅有 1名Pg(3.3% )、2名Aa(6 .7% )的 16SrDNA扩增结果阳性,其余标本均阴性。 15 2例CP患者牙周袋标本中,14 7例 (96 .7% )检出Pg、Aa和 /或Td的 16SrDNA,5例 (3.3% )扩增结果均阴性。Pg的PCR检测阳性率 (91.5 %,139 15 2 )明显高于Aa(72 .4 %,110 15 2 )或Td(80 .9%,12 3/152 )(x2=7.07,18.67;P<0.01)0 89.8%的患者标本有上述2种(26.5%)或3种细菌(63.3%)同时感染,且中、重度牙周炎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轻度牙周炎(x2=10.43,P<0.01)。结论所建立的多重16S rDNA PCR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临床标本Pg,Aa和Tda CP是一种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协同致病作用与CP严重程度有因果关系 %K 牙周炎 %K 慢性 %K 牙龈卟啉单胞菌 %K 放线杆菌 %K 齿垢密螺旋体 %K 16S rDNA基因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214&flag=1